欢迎访问广州某某苗木公司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123-4567

足球动态

足球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波胆推荐

波胆足球 - 专业波胆比分推荐平台 实单分享+稳胆计划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数据中心证券之星-提炼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9-12 20:55:01
  • 点击:

  波胆足球,波胆推荐,英超波胆预测,波胆比分,波胆实单

波胆足球 - 专业波胆比分推荐平台 实单分享+稳胆计划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 - 数据中心 - 证券之星-提炼数据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8.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37%。 25Q2盈利高增,增长动能增强:2025H1公司营收5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5%,与航天电工剥离有关。归母净利润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主因Q1业绩拖累,航天产品交付下滑。2025Q2营收41.2亿元(YoY+5.4%,QoQ+142.4%),归母净利1.44亿元(YoY+35.3%,QoQ+384.5%),环比大幅提升,季度间增长动能增强。 分业务看,航天军品营收57.8亿(YoY+0.65%),毛利率同比下降1.7pct至20.4%。民用产品收入0.23亿元,同比骤降98.82%,毛利率34.5%,同比大幅提升23.5pct,主因航天电工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造成的扰动。 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维持稳定:2025H1毛利率20.5%,同比增长1.1pct。期间费用率16.9%,YoY+1.1pct,其中管理费用率9.3%(YoY+1.8pct),下降最为明显;销售费用率1.9%(YoY-0.5pct);研发费用率因自筹项目减少而微降0.2pct至4.8%。 应收项高企,现金流承压:公司应收票据和帐款103.7亿元,较期初大增32.3%,主受航天领域结算周期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7亿元,同比净流出扩大9.7%,现金流阶段性承压。 存货项较为稳定:25H1存货222.7亿元,较期初增长10.0%,其中原材料和在产品分别增加6.9%和11.3%,或因下游订单需求提前备货。 交付确认集中在H2,军品业绩可期。公司航空军品增速较低,主因: Q1航天产品交付节点延期或推迟,其中航天飞鸿利润亏损,出口业务H1收入确认较少,且产品未达到交付节点,预计H2部分产品集中交付; 部分子公司产品虽交付,但用户对产品结算时间延期或推迟,预计从H2逐步开展结算工作。公司相关产品成功实现为新研型号配套,叠加“十四五”收官年预期,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军品有望呈现季度边际向好趋势。 多型装备成功中标,无人系统“链长”地位巩固。航天飞鸿在无人系统装备市场领域紧跟用户需求,多型无人系统装备成功中标,进一步巩固了在国内战役、战术级无人装备领域的领军地位,拓展了公司无人装备系统市场规模。此外,航天飞鸿启动延庆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加快推进相关产能建设。 军贸+新兴市场,助力公司多点开花。面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等新兴市场机遇,公司加快开展产业、产品布局调整和产品谱系拓展优化,积极对接各类新兴市场并逐步取得成效,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无人系统产品在海外持续保持旺盛需求,多个国家采购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公司开展优化海外出口产品的科研生产管理体制,对重点单机产品提前开展预投产,大幅缩短了出付周期;无人系统产品的出口对公司航天电子信息产品海外市场开拓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相关配套产品有望实现独立出口。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8.09/10.14亿元,EPS分别为0.18/0.25/0.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4/48/3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业需求波动、客户延迟验收、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22亿元,同比去年-24.5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去年-30.37%。 投资要点 主要受航天产品交付量减少影响,其中航天产品收入同比减少导致整体营收收缩:航天电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22亿元,同比下降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30.37%。业绩承压主要受航天产品交付节奏放缓影响,报告期内航天电子信息产品营收随交付量减少而下滑,但公司通过优化无人系统装备海外布局实现部分对冲。该板块受益于多国采购项目洽谈及出付周期缩短,无人机、精确制导系统等产品需求持续旺盛。主营结构呈现航天业务收缩、无人系统扩张特征,航天产品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较高水平降至约55%,无人系统装备收入占比提升至30%以上,成为第二增长极。 毛利率同比微增,主要因原材料成本管控优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0.51%,较上年同期微幅波动,主要因营收规模下降但成本刚性支出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12.16%,同比上升1.35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9.33%增加1.77个百分点,系研发投入加大及人才激励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0.98%上升0.10个百分点,源于融资规模扩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71亿元,同比流出扩大9.69%,反映回款周期延长及备货支出增加。合同负债9.94亿元,较年初增长12.3%,显示订单储备充足;存货规模保持高位,占流动资产比例约45%,公司通过精益生产管理降低存货周转天数至180天以内。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圆满完成神舟二十号等6次重大发射保障任务,巩固航天配套龙头地位;无人系统领域中标多个新型号,延庆无人机产业基地二期(4.2亿元投资)启动建设,打造产业链链长地位。技术突破方面,低边驱动器芯片通过车规认证,激光雷达首次获取高原气象数据,申请专利128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订单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7.89/8.98亿元,前值7.35/9.58/12.33亿元,对应PE分别为65/48/42倍,但考虑到公司在航天体系内的优势卡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战略风险;2)宏观经济波动风险;3)行业竞争风险;4)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风险。

  2025年半年报点评:2Q25净利润同比增长35%;多型无人系统装备中标成功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1H25实现营收58.2亿元,YOY-24.5%;归母净利润1.7亿元,YOY-30.4%。业绩表现符合预期。根据经营计划,公司全年将力争实现营收144.09亿元,YOY+0.90%;上半年营收完成进度40.4%。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2Q25业绩同比增长;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1)单季度:公司2Q25实现营收41.2亿元,YOY+5.7%;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35.3%。2)利润率:公司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1.1ppt至20.5%;净利率同比下滑1.0ppt至2.7%。其中,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1.7ppt至18.0%;净利率同比提升0.3ppt至3.6%。 航天飞鸿确收将集中于下半年;多型无人系统装备中标成功。1H25,分产品看,公司:1)军品:实现营收57.8亿元,YOY+0.6%,占总营收99%。2)民品:实现营收0.2亿元,YOY-98.8%。子公司方面,航天飞鸿实现营收1.50亿元,YOY-75.8%;净利润-0.80亿元,1H24为0.27亿元。利润端亏损,原因之一是出口业务收入确认较少,目前产品未达到交付节点,下半年开始陆续交付;之二是参股公司航天飞鹏亏损,导致其投资收益减少。上半年,航天飞鸿在无人系统装备市场领域紧跟用户需求,多型无人系统装备成功中标,进一步巩固了在国内战役、战术级无人装备领域的领军地位,拓展了公司无人装备系统市场规模。同时投资建设延庆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不断满足其作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能力需求,持续巩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地位。 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存货规模较大。1H2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1ppt至16.9%: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5ppt至1.9%;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1.8ppt至9.3%;3)财务费用率为1.0%,去年同期为0.9%;4)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2ppt至4.8%。截至2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03.7亿元,较年初增加32.3%;2)预付款项40.1亿元,较年初减少1.1%;3)存货222.7亿元,较年初增加10.0%;4)合同负债17.9亿元,较年初减少5.5%。1H25,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3.7亿元,去年同期为-30.7亿元。 投资建议: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司圆满完成以神舟二十号、长征八号改进型运载火箭首飞、天问二号等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型号发射保障任务,在航天电子信息业务领域保持着较高配套比例,市场份额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同时持续加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82亿元、6.89亿元、8.0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66x/56x/48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及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3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42.8亿元,YOY-23.7%;归母净利润5.5亿元,YOY+4.4%;扣非净利润1.7亿元,YOY-59.4%。 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公司营收同比减少主要系航天产品交付下降及航天电工8~12月未纳入合并范围等综合因素所致。我们点评如下: 24年利润率有所提升;25年营收计划144.09亿。1)单季度:公司4Q24实现营收50.5亿元,YOY-12.5%;归母净利润-0.14亿元,上年同期为0.12亿元;2)利润率:公司4Q24毛利率同比下滑4.1ppt至17.7%;净利率同比下滑1.0ppt至0.1%。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7ppt至21.0%;净利率同比提升1.1ppt至4.2%。3)公司披露2025年经营计划:将力争实现营收144.09亿元,YOY+0.90%。 发挥航天电子信息传统领域优势;军贸业务创历史新高。2024年,分产品看,公司:1)航天产品:实现营收118.2亿元,YOY-17.6%,占总营收83%,毛利率同比略下滑1.20ppt至21.9%。2)民用产品:实现营收23.7亿元,YOY-43.9%,占总营收17%,毛利率同比提升5.18ppt至15.2%。经营分析:1) 公司无人系统军贸产品在型谱化、系列化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24年交付数量与营收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军贸合作渠道逐渐拓宽,并根据不同军贸公司海外主阵地采取“一司一策”市场营销策略,力争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无人系统装备市场领域的多元化合作,实现了多个海外市场零的突破。2)公司继续深度对接航天重大型号配套任务,为载人登月研制工程、天问三号等新研型号配套,同时面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加快进行产品布局。 24年两金占比略有改善;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优化。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2.3ppt至18.4%: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1ppt至2.1%;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1.5ppt至9.0%;3)财务费用率为1.2%,去年同期为0.9%;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4ppt至6.2%。截至2024年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78.4亿元,较年初减少14.4%;2)预付款项40.5亿元,较年初增加13.3%;3)存货202.5亿元,较年初增加3.8%;4)合同负债19.0亿元,较年初减少30.4%。公司两金(存货及应收)占比为58.89%,较上年同期改善0.41ppt。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0亿元,2023年为-10.2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在航天电子信息业务领域保持着较高配套比例,市场份额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同时持续加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82亿元、6.69亿元、7.7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52x/45x/39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及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80亿元,同比-23.75%;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4.42%。 投资要点 集中主业深入航天电子业务,航天电工不再纳入合并范围:2024年,航天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42.8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7.27亿元下降2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2%。公司营收下降主要是航天产品交付比上年同期减少以及电线电缆业务收入减少,该业务于2024年8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净利润增长得益于转让航天电工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3亿元,较上期发生额的-10.20亿元同比增长60.53%,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现金流出减少。净利润增长则主要得益于转让航天电工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此外,公司加强成本控制,使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均有所减少,进一步提升了净利润水平。 无人系统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研发的“鸿栅”自主任务系统持续迭代升级:2024年,航天电子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在无人系统领域持续加快无人体系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了自主规划与博弈决策、分布式跨域协同自主认知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鸿栅”自主任务系统持续迭代升级。同时,在地面测控、卫星测控、低轨激光通信终端、多表冗余光纤惯组、机电组件产品等多个技术领域也实现了重要突破,全年申请专利275件,授权专利219件。这些技术突破和产品积累为公司未来在航天电子信息、无人系统装备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成航天电工51%股权转让,积极推进多个科研生产项目:公司完成了航天电工51%股权转让事宜,标志着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使公司主业更加聚焦于航天电子信息及无人系统产品研发、生产领域。公司对时代民芯、飞鸿能源动力等子公司实施增资,增强子公司资本实力,支持其业务发展。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多个科研生产项目的实施,包括航天飞鸿公司FH-96V舰载复合翼无人机首批批产产品完成验收、星载微波激光复合探测雷达通过结题验收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公司在业务上的持续调整,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35/9.58亿元,前值8.82/10.27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2.33亿元,对应PE分别42/33/25倍,但考虑到公司在航天电子领域的领先卡位,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风险;2)营运风险;3)利润下降风险;4)产品研发风险。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公司10月29日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2.3亿元,YoY-28.7%;归母净利润5.6亿元,YoY+9.4%;扣非归母净利润2.0亿元,YoY-57.5%。收入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航天产品用户结算计划调整,以及电缆资产剥离出表等因素影响。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Q3净利润同比大增151%;资产瘦身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单季度看,公司3Q24实现营收15.2亿元,YoY-54.1%;归母净利润3.1亿元,YoY+150.9%。公司Q3利润增长较多主要受航天电工部分股权转让形成投资收益影响(2024Q1~3投资收益2.7亿元,上年同期为204万元)。盈利能力方面,3Q24毛利率为39.8%,同比增加14.13ppt;净利率为20.6%,同比增加16.76ppt。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2.8%,同比增加3.11ppt;净利率为6.4%,同比增加2.37ppt。公司在剥离电线电缆资产后,瘦身健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研发投入加大;存货较年初增长9%。费用方面,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9.4%,同比增加4.50ppt。其中:1)销售费用率2.7%,同比增加0.42ppt;2)管理费用率9.6%,同比增加2.42ppt;3)研发费用率6.0%,同比增加1.54ppt;研发费用5.5亿元,同比减少3.9%;4)财务费用率1.2%,同比增加0.12ppt。截至3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86.7亿元,较年初减少5.3%;2)存货213.0亿元,较年初增长9.2%;3)合同负债17.0亿元,较年初减少37.8%;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8.2亿元,上年同期为-20.7亿元,主要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流减少导致。 聚焦航天电子和无人系统装备主业,把握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2024年8月1日,公司转让航天电工公司51%股权事项顺利完成市场监管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将不再对航天电工并表,后续将焦航天电子信息和无人系统装备主业。卫星方面,公司具备型谱化激光通信终端、数据分发处理机等多项卫星载荷全面配套能力,随着24年国内星座的加速发射组网,公司作为卫星载荷核心配套企业,或有望实现加速发展。无人系统装备方面,2024年10月20日,山东省提出拟打造“低空天网”,提出了庞大的飞行器采购需求,将采购不低于2000架的干线架的支线飞行器,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拥有深厚技术和产品储备的无人机龙头企业之一,或有望深度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航天电子业务需求景气,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同时受益于无人系统装备业务与卫星产业发展,叠加资产改革瘦身健体,公司未来有望实现较好发展。考虑到公司子公司航天电工部分股权剥离,带来的投资收益和后续不再并表的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99亿、7.26亿、8.9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36x/40x/3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等。

  航天电子(60087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2.34亿元,同比-28.74%,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9.39%。 投资要点 受电工股权转让形成投资收益影响,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出色:航天产品本报告期受用户结算计划调整影响,交付比上年同期下降,导致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2.34亿元,同比-28.74%,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9.39%。同时,电线月报表,民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其中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出色,主要受电工股权转让形成投资收益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同比-54.14%,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大增150.89%,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55.06pct达到39.78%。 资产规模略有下降,负债规模减少,权益增长,整体财务结构稳健: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为455.34亿元,同比下降2.59%,其中流动资产合计382.45亿元,同比下降3.97%;非流动资产合计72.89亿元,同比增长5.34%。负债方面,总负债为214.53亿元,同比下降6.46%,流动负债合计207.4亿元,同比下降7.89%;非流动负债合计7.13亿元,同比增长70.82%。资产负债率为47.11%,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从资产负债表数据看,公司资产规模略有下降,负债规模减少,权益增长,整体财务结构稳健,负债率下降,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相对健康。同时,非流动资产增长和非流动负债大幅增长,可能与公司长期投资和资本结构调整有关。 积极布局商业航天,有望深度受益于我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首先,公司作为航天系统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环节的重要参与者,提供包括航天用连接器、微特电机、MLCC、电子元器件、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星载计算机、恒星敏感器、天通基带芯片等关键配套设备。其次,公司在测控通信、惯性导航、集成电路、机电组件等专业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在低轨卫星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此外,公司还秉持自主可控原则,在集成电路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产品线广泛涉及卫星导航、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涵盖了卫星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技术创新及无人系统应用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成为航天电子信息和无人系统行业领军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公司在航天电子的优势地位以及军贸市场的快速拓展,我们调整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66/8.82/10.27亿元,前值7.37/9.24/11.04亿元,对应PE分别39/34/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风险;2)营运风险;3)利润下降风险;4)产品研发风险。